蔡挺,现任宁波市第二医院院长,民革浙江省委会委员、民革宁波市委会副主委,浙江省人大代表,宁波市医学会副会长。  蔡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从事危重病学工作20余年,对各类急危重症的救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积极推动该领域内新兴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长期致力于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和临床治疗,以及肿瘤微环境和机制研究的研究。对各种危急重症的救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肿瘤分子检测、肿瘤免疫治疗方面亦有一定成果。作为硕士生导师,带教10余年,先后带出11名研究生,多人获得重要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获评省、校优秀毕业生。他严谨、开放、活泼的治学风格还被学生们称为“亲爱的蔡老师”。医院管理方面,蔡挺曾先后赴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深造,获医学管理学专业硕士学位,在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有较好的实践经验。 1990年,蔡挺走出医学院踏上临床一线,在急危重症领域耕耘近三十年,他是一名出色的医者,用仁心仁术挽救无数人于生死一线间;2005年走上医院管理岗位,他是一家百年老院、3000多人的大家长,用精益至诚让老树绽出新花。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民革党员,他发动、带领身边的党员投身社会服务,为一方百姓带去福祉。 20多年来,他坚守医者初心,用精诚仁爱将不同的社会角色演绎得尽善尽美。出身急诊科,冲锋在急重症救治第一线1999年起历任急诊内科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现任宁波市重点学科——急诊学学科带头人,蔡挺在这一领域耕耘二十余年,对急危重症的救治倾注了最多心血。每每发生重大灾害、组织紧急救援,他总是冲在前面;即使走上了医院管理岗位,他仍然心系急危重症医学科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宁波市遭受台风袭击。蔡挺和其他两名医生奉命组成医疗小组,到宁波奉化市某山村协助恢复重建。当时的景象深深刺痛了蔡挺的心。“卫生院已经被冲掉了,医疗设备所剩无几。卫生院仅有3名医护人员,家里都受了灾,也回家救灾去了。整个卫生院无法运转。”蔡挺和他的医疗小组凭借带去的价值一万多元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在那驻守了一周。开展卫生防疫、处理疾病,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安抚……在那一周时间里,蔡挺和他的医疗小组全身心投入救援工作。山上路不通,食物补给成了极大的困难,蔡挺靠村里自产的竹笋坚持了整整一周。 2008年汶川地震,蔡挺在5月12日晚间的新闻中得知这一消息,当时他就隐约感到一副重担已经扛到了自己肩上次日一早,他接到了组建医疗队奔赴灾区的通知。“我当时是分管业务的副院长,也算得上是急诊方面的专家,没有理由不去。参加这样大型的救助,一个医生一辈子可能也就一次,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时至今日,蔡挺已经能够平静地回忆当时的情景。由于他的积极组织,医疗队14日凌晨便踏上了征途。到达灾区后,救援队不管白天黑夜连续接诊病人,休息场所只有自带的搭在街边的帐篷。蔡挺主动承担了更多的责任,给病人做心理辅导,宣讲防疫知识,发放消毒药品。如果看到病人生活困难,蔡挺还会悄悄把自己身上的钱塞给他们。同年,因为在灾区突出的表现,蔡挺被民革中央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医生除了治病救人,蔡挺还凭借其在急危重症的救治方面的丰富经验,积极推动急危重症医学科发展,特别是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与相关的学术研究。即使走上了管理岗位,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仍带领团队开展科研项目:急重症床旁超声监测技术、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等新技术在ICU得到充分应用,获得良好效果;致力于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和临床治疗以及干细胞、肿瘤微环境和机制研究。以院感细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蒙特卡洛药物模型优化给药方案为代表的的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市区多家医院推广应用。建立院士工作站,引进吴祖泽院士,组建生物治疗创新团队,在宁波地区首次开展肿瘤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是浙江省最早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平台之一,取得相当的临床疗效。推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疗效显著,为患者提供新的选择。建立高通量测序平台,推动肿瘤分子病理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为个体化用药做出探索。 当好大家长,让百年老院驶上发展快车道2005年,蔡挺正式走上了管理岗位,担任宁波市第二医院副院长,随后历任宁波市妇儿医院、李惠利医院副院长。经过市内各大医院的一轮“修炼”,2010年,蔡挺再次回到了市二院,这个他工作、成长起来的地方,而这一次他的角色有了一点不同:不再是1993年初出茅庐的主治医师,而是成了这家百年老院的掌舵人,3000多职工的大家长。 
2010年,市二院被列为宁波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市传染病医院和保黎医院肺科并入宁波市第二医院。一上任,蔡挺就碰到了三院合并这么一道考题,“对于我和这家医院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蔡挺的主导下,通过对三个院区的医疗资源和社会功能进行统筹规划、科学整合,医院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医疗、医技、行政、后勤、信息等方面的一体化管理。医院规模、体量的快速扩大,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与强大的医疗服务作为支撑。医院通过完善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核心制度和流程、推行“一线服务法”、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等措施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2010年市二院正式跻身三甲医院的行列。2014年,宁波市第二医院在新一轮市质控中心的选拔中竞擂成功院感、透析、肿瘤、口腔、骨科5个医疗质控中心,医疗质量得到了充分肯定。以自身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为基础,对口支援望春社区;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和社区医院技术共享。 2014年中,蔡挺以第一负责人的身份,组建JCI认证工作领导小组,开启了市二院接轨国际先进医疗管理标准的道路。两年间,全院上下持续推动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向纵深发展,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搭建跨部门合作的委员会体系,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全院运营信息的动态监控和分析,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在广泛的对外学习与持续的对内深耕中医院呈现出全新面貌。2017年7月,来自JCI总部的专家团队来院进行为期7天的细致检查,给出99.1的高分,二院也成为全国第二家通过第六版JCI评鉴的医学中心。 2016年底,市二院北院区新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包含15层的住院大楼、3层提供门急诊服务的裙楼的新院区总建筑面积4.64万平方米,设计床位500张。同年,医院与杭州湾新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办院协议,标志着二院对杭州湾医院的管理之门正式开启;作为宁波市北部医疗卫生中心,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全新院区也将于17年年底投入使用。短短六年间,这家有着170多年历史的医院,无论在软件还是在硬件上,都得到了巨大提升。目前,宁波市第二医院已经成为宁波市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国内权威医院排名中,宁波二院连续三年入围全国地级城市50强,全省10强,保持市内领先水平。同时二院还荣获“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宁波首家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质,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首批医疗卫生新技术和适宜技术培育推广中心。这正是蔡挺带领的全体二院人锐意进取所取得的瞩目成果,百年华美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投身社会服务,为一方百姓谋福祉。蔡挺是在民革宁波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民革宁波市委副主委。当时宁波民革党员对此评价“德艺双馨、众望所归”。区区八个字分量不轻,这背后是作为一名民革党员以一腔热血,发挥医务人员特色,投身社会服务。 与从医的年数相近,蔡挺从事社会服务工作也有近20年的历史。他不仅自己注意从事社会服务工作,还带领身边的民革党员共同投身社会服务工作。他多次组织民革党员到宁波山区送医下乡,每次义诊,还会免费给当地居民发放一些药品。 “这些帮扶行动更多还是临时性的,在当时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新农合制度建立之后,这些措施的意义就不大了。”如何构建长效帮扶机制成了蔡挺着重考虑的问题。在蔡挺的推动下,民革宁波第二医院支部与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街道建立了长期对口援助。“支部从实际出发,将援助的重点选在了预防和保健领域。”民革宁波二院总支部主委、外一科主任陈平说。“现在每个月都有卫生知识讲座,很多别的社区的居民也结伴过来听。每次效果都不错。”陈平说,总支部定期在社区居民和学校师生等不同群体开展居民健康卫生知识宣传、保健知识讲座、疾病预防知识咨询、急救措施培训等服务活动,致力于公民健康素养的促进和提高。 民革宁波二院支部定期派专家深入社区,专题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全社区内慢性病患者档案、老年人健康档案,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站对老年病、慢性病、常见病患者实行动态管理和预防、保健、跟踪服务;支部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医疗技术支持,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干医务人员开展业务指导、培训;支部组织医疗专家组定期进社区,为居民开展义诊等医疗便民服务,检验预防及保健措施的实际效果。 除此之外,蔡挺还积极促成了宁波二院对望春监狱的医疗援助。五年来,医院每周派出专家到望春监狱现场义诊。在大量的服刑人员获得了医疗服务、狱方医务民警的专业技术得到提升的同时,作为第三方,医院的参与也有效缓解了监狱和犯人及其亲属之间的不信任感,减轻了监管压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应。省监狱管理局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主持开展省市级课题15项,获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三等奖4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发明专利2项。曾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获评浙江省级青年岗位能手,宁波市十佳杰出青年、优秀学科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优秀科技工作者、浙江省优秀院长、浙江省民革骄傲人物、中国影响力人物等荣誉。 民革党员的身份带给蔡挺的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赋予其使命感与责任感。谈到一直从事的社会服务工作,他如是说:“我们会尽己所能做好每次活动。每次活动都要悬挂‘民革医疗专家进社区’的横幅,让大家知道我们的身份,展示我们党派的形象。这对我们自己也是一个约束,代表党派开展社会服务工作,要比自己开展类似活动有更高的要求。”
|